热门新书《岁的救赎信号》上线啦,它是网文大神陆时的又一力作。讲述了陆时之间的故事,构思大胆,脑洞清奇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 第一章 蝉鸣里的死亡回响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消毒水味,像一把钝刀,反复刮擦着我的鼻腔。我躺在病床上,浑身的力气都被癌细胞抽干了,视线模糊中,只能死死盯着头顶的心率监测仪——绿色的线条原本还在微弱起伏,不知何
第一章 蝉鸣里的死亡回响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消毒水味,像一把钝刀,
反复刮擦着我的鼻腔。我躺在病床上,浑身的力气都被癌细胞抽干了,视线模糊中,
只能死死盯着头顶的心率监测仪——绿色的线条原本还在微弱起伏,不知何时,
突然拉成了一条笔直的直线。“嘀——”尖锐的提示音刺穿耳膜,我感觉身体越来越轻,
像是要飘起来。恍惚间,远处传来悠长的钟声,一下,又一下,厚重得能压垮人的神经。
紧接着,一阵强烈的指针倒转错觉袭来,眼前的电子屏开始疯狂闪烁,
原本显示“2025年10月21日22时17分”的数字,飞速倒退,
最终停在了一串既熟悉又陌生的数字上:2018年6月15日14时32分。下一秒,
刺眼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砸下来,蝉鸣震耳欲聋,吵得我太阳穴突突直跳。
鼻腔里的消毒水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夏日梧桐叶的清香,还有粉笔灰混着旧书本的味道。
“周潇!周潇!你睡迷糊啦?”胳膊被人轻轻戳了戳,力道很轻,带着少女特有的柔软。
我猛地回神,僵硬地转过头,就看见同桌林玥正皱着眉看我,手里捏着一支黑色水笔,
笔尖指着摊在课桌上的历史试卷:“第三道选择题,你怎么还空着?
甲午战争签订的明明是《马关条约》,选项C啊,你平时背得最熟了,
今天怎么犯这种低级错?”我顺着她的指尖看去,试卷上的墨迹还带着点湿润,
“崇明中学高三(7)班 周潇”的名字,是我写了三年的笔迹,一笔一画,
透着少年时的青涩。再抬头,窗外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
枝桠间能看到那座尚未拆除的旧天文台——那是崇明中学的标志,
2020年学校扩建时才被推倒,我怎么会在这里?我下意识地攥紧课桌边沿,
胡桃木的纹路硌得掌心生疼,指甲深深掐进木纹里,压出几个月牙形的印子。2018年,
我明明已经28岁了,在“远航生物”做抗癌药研发,半个月前刚被确诊晚期癌症,
癌细胞扩散到了骨髓,主治医生昨天还跟我说:“最多还有一周时间,好好和家人告别吧。
”掌心里,似乎还残留着ICU监护仪金属按键的凉意,
主治医生无奈的眼神、父母压抑的哭声,还有监测仪拉成直线的画面,都清晰得不像幻觉。
可眼前的课桌、试卷、林玥的笑脸,还有窗外的蝉鸣,又真实得让我心慌。“潇潇!
”就在我混乱之际,教室后门传来一声刻意压低的少年音,带着点跳脱的笑意。
我条件反射地看过去,只见一个染着亚麻灰短发的少年探进半个身子,右手打着厚厚的石膏,
手腕处还滑稽地系着一圈粉紫色的HelloKitty绷带——那是陆时,
我高中时最好的朋友,也是……在2023年梅雨季,永远离开我的人。我的呼吸瞬间停滞,
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疼得我差点喘不过气。记忆如同被猛地拨动的琴弦,
轰鸣着在脑海里炸开。我清楚地记得,2023年6月,陆时大学毕业后进了市环保局,
负责调查“远航生物”的废水污染案。当时“远航生物”正是我所在的公司,
我们研发的抗癌药“宁康”刚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了节省成本,
偷偷往江里排放未处理的实验废水。陆时查到了关键证据,却在去提交材料的前一天,
被公司伪装成“意外”推下了江堤。那天的雨下得特别大,江面上全是浑浊的浪,
搜救队找了三天三夜,只捞到他随身携带的一个笔记本,
上面记满了“远航生物”的污染数据。而此刻,2018年的陆时,就站在教室后门,
吊着受伤的右手,冲我晃了晃左手拎着的冰可乐。易拉罐上凝结的水珠顺着他的指缝往下滴,
在阳光下折射出一道小小的彩虹,晃得我眼睛发酸。“发什么呆呢?刚去小卖部买的,
你最爱的青柠味。”陆时笑着推开门走进来,因为右手不便,
只能用胳膊肘轻轻撞了撞我的课桌,把冰可乐放在我手边,“昨天跟你说的事,想好了没?
周末去不去天文台?听说这次的双子座流星雨,是近五年最盛的。”我盯着那罐冰可乐,
指尖迟迟不敢碰。冰凉的触感透过易拉罐传来,真实得让我想哭。我想起高中时,
陆时总爱绕远路去小卖部给我买青柠味可乐;想起他帮我补习物理,我嫌他讲得太啰嗦,
故意把他的笔记本藏起来;想起上个月,他为了帮我捡被风吹到树上的试卷,
爬树时不小心摔下来,摔断了右手,绷带被他妹妹陆瑶改成了HelloKitty样式,
他还跟我抱怨了好久“太丢人”。“接着!”见我不说话,陆时以为我还在纠结试卷的事,
又晃了晃手里的另一个易拉罐,想跟我玩闹。可就在他抬手的瞬间,
我突然看清了他手里那罐可乐底部的钢印——YX1021。这串数字像一道惊雷,
劈得我浑身发麻。YX是“远航生物”的缩写,1021是我参与研发的“宁康”抗癌药,
最早的实验批次编号!2025年10月21日,正是我在ICU里停止呼吸的日子,
也是“宁康”因严重副作用,被国家药监局紧急叫停的日子。昨夜抢救室里,
心率监测仪的噪波突然紊乱、最终拉成直线的画面,与此刻易拉罐上的钢印重叠在一起。
电子钟停在10月21日的瞬间,记忆的豁口被彻底撕开——我不是凭空回到了2018年,
这场时空穿越,一定和“宁康”有关,和我临死前的异常监测数据有关。“周潇?陆时?
你们俩在干什么!”讲台上传来历史老师严厉的声音,我和陆时同时回神,赶紧坐直身体。
陆时吐了吐舌头,冲我做了个“下课再说”的口型,
然后轻手轻脚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他的座位在教室最后一排,靠着窗户,
抬头就能看见那座旧天文台。我低下头,假装看试卷,指尖却悄悄抚过可乐罐上的钢印。
心里的疑惑越来越重:“宁康”的实验批次是2022年才确定的,
为什么2018年的可乐罐上会有这个编号?陆时的死,真的是“意外”吗?
还有我身上的癌症,会不会也和“宁康”的研发有关?就在这时,
“哐当”一声脆响突然炸开,教室右侧的玻璃窗毫无预兆地爆裂开来,碎片飞溅,
吓得全班同学都尖叫起来。紧接着,尖锐的警报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响,
震得窗户框都在发抖。“怎么回事?是火灾警报吗?”“外面好像有人!
”教室里瞬间乱成一团,林玥紧紧抓住我的胳膊,声音里带着哭腔。我也慌了神,
刚要起身去看窗外的情况,教室门突然被人从外面踹开,
几个穿着黑色连帽衫、戴着防毒面具的人冲了进来。他们的动作很快,
手里还拿着我从未见过的黑色器械,看起来极具攻击性。全班同学都被吓得缩在座位上,
大气不敢出。我的第一反应是“校园恐怖袭击”,可下一秒,我就看见为首的那个黑衣人,
脖颈处的连帽衫领口没遮住,露出一小片青灰色的纹路——那纹路扭曲交错,
像树枝一样蔓延,和我2024年在“远航生物”实验室里,
看到的试验动物身上的细胞异变特征,一模一样!“找周潇和陆时!”为首的黑衣人开口,
声音透过防毒面具传来,沉闷又冰冷。我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们是冲我们来的!
不等我反应,身边的陆时突然起身,用没受伤的左手死死护住我的后背,
同时抬脚踹翻了课桌,将我挡在课桌后面:“别出来!”他护着我的姿势,
和2023年江堤上的模样完美重合。那天的雨很大,黑衣人也是这样突然出现,
陆时把装着污染证据的U盘塞给我,让我快跑,自己则转身拦住他们,最后被他们推下了江。
“拿着这个!”熟悉的触感从背后传来,陆时将一个小小的U盘塞进我的手心,
U盘还带着他的体温。他压低声音,凑在我耳边说:“去化学实验室地下室,
那里有台闲置的质谱仪,是我爸之前捐给学校的,只有你会用。这里面的东西,
一定要读出来,别相信任何人,尤其是‘远航生物’的人!”“陆时,你……”我攥紧U盘,
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我知道,他早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甚至可能比我更早知道这场危机。“快走!”陆时推了我一把,然后转身捡起地上的扫帚,
朝着黑衣人冲了过去。“砰!”一声刺耳的枪响突然响起,子弹擦着我的耳际掠过,
带着2018年绝对不该有的高频嗡鸣,打在了我身后的墙壁上,溅起一片白灰。
我回头看了一眼,陆时正用扫帚抵挡着黑衣人的攻击,
他的HelloKitty绷带在混乱中被扯松了,右手的石膏也磕出了一道裂痕。
“别管我!去地下室!”陆时朝着我大喊,声音里带着决绝。我咬了咬牙,
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我抱着书包,趁着黑衣人被陆时缠住的间隙,
从教室后门跑了出去。走廊里一片混乱,警报声还在响,不少班级的同学都探出头查看情况,
却被突然出现的其他黑衣人驱散了。我不敢停留,按照陆时说的路线,朝着化学实验楼跑。
跑过操场时,我回头看了一眼教学楼,只见陆时被两个黑衣人按在了地上,他还在挣扎,
却被其中一个黑衣人狠狠踹了一脚。鲜血,从他的嘴角流了出来,
滴落在粉紫色的HelloKitty绷带上,红得刺目。那一刻,我终于彻底明白,
这场时空穿越不是偶然,不是幻觉,而是来自未来的我,
或者说是被“宁康”药物牵连的所有人,逆流而上的求救信号。
陆时的死、我的癌症、“宁康”的副作用、还有这些突然出现的黑衣人,
都被一条无形的线串在了一起,而解开这一切的关键,就在我手心的U盘里,
在化学实验室地下室的质谱仪上。我攥紧U盘,加快脚步冲进了化学实验楼。楼里很安静,
只有我的脚步声在走廊里回荡。我按照记忆,找到通往地下室的楼梯,刚走下去两步,
就听见身后传来了脚步声——黑衣人追上来了。
第二章 质谱仪里的秘密化学实验楼的地下室阴暗又潮湿,常年锁着门,
要不是陆时之前跟我提过他爸捐的质谱仪在这里,我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地方。
我从书包里翻出陆时之前给我的备用钥匙——他说“以后说不定能用到”,现在想来,
他早就在为今天做准备。钥匙***锁孔,“咔哒”一声轻响,门开了。
一股混杂着灰尘和化学试剂的味道扑面而来,我借着手机手电筒的光,摸索着走了进去。
地下室不大,堆满了废弃的实验器材,在最里面的角落,果然放着一台银色的质谱仪。
这台仪器比学校实验室里的要先进得多,是陆时的爸爸——一位退休的化学教授,
特意为学校捐赠的,说是“给有天赋的学生练手”。高中时,陆时爸爸教过我课外化学,
还专门教***作过这台质谱仪,全校确实只有我能熟练使用它。我快步走到质谱仪前,
擦了擦仪器表面的灰尘,按下了电源键。仪器启动时发出轻微的嗡鸣声,屏幕慢慢亮起,
幸好,这么多年没使用,它还能正常工作。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还夹杂着黑衣人的交谈声:“应该就在这附近,刚才有人看到她跑进来了。”我不敢耽误,
立刻将手心的U盘***质谱仪的接口。U盘里的文件不多,
只有一个命名为“YX1021-危机溯源”的加密文件夹。我深吸一口气,
输入了我和陆时的生日组合——这是我们从小用到大的密码,他果然没有改。
文件夹打开的瞬间,一连串的实验数据、文档和照片跳了出来。我快速滑动屏幕,
心脏随着内容的展开,越跳越快。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份“远航生物”的早期研发协议,
签订时间是2017年3月——比我记忆中“宁康”启动研发的时间,早了整整三年!
协议里提到,“远航生物”最初的研发目标,根本不是抗癌药,
而是“细胞修复与再生试剂”,合作方是一家境外的神秘生物公司,
协议里还隐晦地提到了“人体临床试验”。紧接着,是一份实验日志,
记录人署名是“李教授”——我认识他,他是“远航生物”的首席科学家,
也是“宁康”研发项目的负责人,2024年因“宁康”副作用事件,跳楼自杀了。
日志里的内容,看得我浑身发冷。2018年5月,也就是一个月前,
“远航生物”的“细胞修复试剂”在动物实验中出现严重问题:接受实验的小白鼠,
身体出现青灰色纹路,器官快速衰竭,最终全部死亡。而这种青灰色纹路,
和我刚才看到的黑衣人脖颈处的纹路,一模一样!更让我震惊的是,日志里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