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小说资讯 >

七夕锁魂钗(林晚银钗苏瑶)最新推荐_最新推荐七夕锁魂钗(林晚银钗苏瑶)

发表时间:2025-10-20 18:32     编辑:清旖
七夕锁魂钗畅销巨著

七夕锁魂钗_此书可谓开创了一个社会都市类小说的巅峰作品,构思新颖,条理清晰,行云流水,人物耿云沐青性格刻画极其丰满。

作者:林晚银 状态:已完结 类型:悬疑灵异
立即阅读

《七夕锁魂钗畅销巨著》 小说介绍

热门新书《七夕锁魂钗》上线啦,它是网文大神林晚银的又一力作。讲述了林晚银钗苏瑶之间的故事,构思大胆,脑洞清奇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 1 雨巷迷踪入伏后的雨总带着股化不开的黏腻,像浸了水的棉絮,闷得人胸口发慌。林晚攥着帆布包的带子,站在青石板巷口已经有十分钟了。导航显示她要找的 “拾翠阁” 就在这条巷子里,可眼前蜿蜒的巷道两侧,不是斑

《七夕锁魂钗畅销巨著》 第1章 免费试读

1 雨巷迷踪入伏后的雨总带着股化不开的黏腻,像浸了水的棉絮,闷得人胸口发慌。

林晚攥着帆布包的带子,站在青石板巷口已经有十分钟了。

导航显示她要找的 “拾翠阁” 就在这条巷子里,可眼前蜿蜒的巷道两侧,

不是斑驳的砖墙就是紧闭的木门,唯独没看见半块像样的招牌。

她是三天前从老家搬来这座南方小城的。母亲临终前塞给她一个褪了色的蓝布包,

里面裹着张泛黄的地址,只说 “遇到解不开的事,就去这里找位姓陈的掌柜”。

母亲走得突然,没来得及多说一个字,林晚望着地址上 “雨巷三号” 那几个模糊的字迹,

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心底的疑惑,寻了过来。雨丝渐渐密了,打湿了她的发梢。

林晚深吸一口气,踩着积水往巷子深处走。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

倒映着头顶狭窄的天空,偶尔有几片被风吹落的梧桐叶飘在水面,像极了翻肚皮的鱼。

走到巷子中段时,一股若有似无的檀香突然飘进鼻腔,不是寺庙里那种厚重的佛香,

而是带着点甜意的、像是混合了桂花与沉香的味道,在潮湿的空气里格外清晰。

檀香是从左侧一扇朱漆木门里飘出来的。门楣上没有招牌,

只在门框右侧挂着块巴掌大的木牌,上面用小篆刻着 “拾翠阁” 三个字,

木牌边缘已经发黑,像是有些年头了。林晚犹豫了一下,抬手敲了敲木门。

“吱呀 ——”没等她敲第二下,门竟自己开了。门后是个不大的铺面,光线昏暗,

只有几盏蒙着灰尘的琉璃灯悬在房梁上,散发着微弱的暖光。屋里摆满了博古架,

架子上放着各式各样的旧首饰,银镯子、玉簪子、珍珠耳坠,大多蒙着层薄灰,

透着股被时光遗忘的陈旧感。“姑娘,想买点什么?”一个沙哑的声音从里屋传来,

像是生锈的铁片在摩擦。林晚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穿着藏青色对襟褂子的老人从屏风后走出来,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稀疏地贴在头皮上,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尤其是眼角的纹路,像被刀刻过一样。

最让人在意的是他的手,枯瘦得只剩下皮包骨,指关节却异常粗大,

指甲缝里还沾着些暗红色的污垢。“我…… 我找陈掌柜。” 林晚定了定神,

把帆布包往身后挪了挪。老人浑浊的眼睛盯着她看了几秒,

嘴角慢慢勾起一个奇怪的弧度:“我就是。姑娘找我,是为了这雨巷里的事,

还是为了巷外的事?”林晚愣了一下,她没想到老人会这么问。

母亲没说过要找陈掌柜做什么,她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的。正想开口解释,

目光却被博古架最上层的一件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一支银钗,放在一个深色的木盒里,

钗身是哑光的银白色,上面雕刻着一对鸳鸯,翅膀上的羽毛纹路清晰可见,

最特别的是鸳鸯的眼睛,嵌着两颗血红的宝石,在昏暗的灯光下,竟像是活物的眼睛一样,

直勾勾地盯着她。“姑娘好眼光。” 陈掌柜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声音里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这是光绪年的老物件,算起来,

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林晚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踮起脚尖想要看得更清楚些。

银钗上似乎还残留着淡淡的香气,和她刚进门时闻到的檀香不一样,这香气更冷,

带着点水的湿气,像是从河底飘上来的。“它的前任主人,是位绣娘,叫苏瑶。

” 陈掌柜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种讲故事的语气,“光绪二十三年的七夕,

她穿着一身大红嫁衣,抱着这支银钗,从城南的望河桥上跳了下去。”林晚的心脏猛地一跳,

她下意识地想后退,可目光却像被那对血红的鸳鸯眼吸住了一样,挪不开分毫。

她仿佛能想象出那个画面,七夕的夜晚,本该是情人相会的日子,一个穿着红嫁衣的女子,

站在桥上,手里紧紧攥着银钗,然后纵身一跃,沉入冰冷的河水。“为什么?

” 她忍不住问,声音有些发颤。陈掌柜叹了口气,

枯瘦的手指轻轻拂过木盒的边缘:“还能为什么?为了情呗。那绣娘和一个读书人好上了,

读书人说要在七夕那天娶她,她就盼啊盼,从开春盼到盛夏,把嫁衣都绣好了,

结果呢……”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晚的脸上,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结果那读书人,

带着别的女人,坐船走了,连一句交代都没有。苏瑶就在七夕那天,穿着嫁衣,

抱着这支他送的定情银钗,跳河了。”林晚的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难受。

她看着那支银钗,突然觉得那对血红的鸳鸯眼,像是在哭一样。“这支钗…… 多少钱?

”话一出口,林晚自己都愣住了。她明明只是来找人的,

怎么会想买这支充满悲剧色彩的旧银钗?陈掌柜的眼睛亮了一下,

嘴角的弧度更大了:“姑娘若是真心想要,给个缘分价,两百块就好。不过,我得提醒你,

这物件,有灵性,也认主。”林晚咬了咬嘴唇,从钱包里拿出两百块钱递过去。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就像是有个声音在心里说,必须把这支银钗带走。

陈掌柜接过钱,小心翼翼地把银钗从木盒里拿出来,用一张暗红色的纸包好,

递给林晚:“姑娘,拿好。记住,七夕前后,别对着镜子戴它。”林晚接过纸包,触手冰凉,

像是握着一块冰。她点了点头,转身往门口走。刚走到门口,

就听见陈掌柜在身后说:“姑娘,若是遇到什么怪事,记得再回来找我。”林晚脚步一顿,

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陈掌柜站在博古架前,昏暗的灯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像是要融进那些陈旧的首饰里一样。她没说话,推开门走进雨里,

手里紧紧攥着那个暗红色的纸包,里面的银钗,像是有了生命一样,轻轻跳动着。雨还在下,

青石板路上的积水倒映着她的影子,可不知怎么的,她总觉得,影子的旁边,

还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像是个穿着水绿旗袍的女人,正跟着她,一步一步,往巷子外走。

林晚租住的房子在老城区的一栋居民楼三楼,是个一室一厅的老房子,墙壁有些发黄,

墙角还能看到些许霉斑。她推开门时,客厅窗户没关,风裹着雨丝吹进来,

把窗帘吹得猎猎作响,桌上的几张纸巾也被吹到了地上。她关好窗户,

把湿漉漉的雨伞靠在门边,然后走到沙发旁坐下,将那个暗红色的纸包放在茶几上。

纸包还是冰凉的,即使在温暖的室内,也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像是刚从冰窖里拿出来一样。

林晚盯着纸包看了一会儿,犹豫着要不要打开。陈掌柜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这物件,

有灵性,也认主”“七夕前后,别对着镜子戴它”。她不知道这些话是老人故弄玄虚,

还是真的有什么隐情,但一想到那支银钗和苏瑶的故事,心里就泛起一阵莫名的寒意。最终,

好奇心还是占了上风。她小心翼翼地拆开暗红色的纸包,里面是一个深色的木盒,

和她在拾翠阁看到的一模一样。木盒的表面刻着简单的缠枝莲纹样,摸上去很光滑,

显然是被人反复摩挲过。林晚打开木盒,那支银钗静静地躺在里面。在室内白炽灯的照射下,

银钗的颜色更亮了些,鸳鸯翅膀上的羽毛纹路愈发清晰,两颗血红的宝石也显得更加鲜艳,

像是真的在发光一样。她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银钗的钗尖,

一股冰凉的触感瞬间从指尖传来,顺着手臂蔓延到全身,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真是个漂亮的物件。” 林晚喃喃自语,把银钗从木盒里拿了出来。

银钗比她想象中要轻一些,握在手里,能清晰地感觉到钗身上雕刻的纹路。

她对着灯光仔细看着,突然发现鸳鸯的翅膀下面,刻着两个小小的字 ——“砚之”。

“砚之……” 林晚皱了皱眉,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她想了一会儿,

突然想起陈掌柜说过,苏瑶喜欢的那个读书人,好像就叫沈砚之。这么说,这支银钗,

是沈砚之送给苏瑶的定情信物?就在这时,客厅的灯突然闪了一下,然后 “啪” 的一声,

彻底灭了。林晚吓了一跳,手里的银钗差点掉在地上。她稳住心神,摸索着找到手机,

打开手电筒功能。手机屏幕的光很微弱,只能照亮一小片区域,

客厅里的其他地方都陷入了黑暗,显得格外阴森。“应该是跳闸了吧。” 林晚自我安慰道,

起身想去检查电闸。电闸在门口的配电箱里,她拿着手机,一步步往门口走。

路过卧室门口时,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卧室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她猛地停下脚步,

转头看向卧室。卧室的门是虚掩着的,里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林晚握紧手机,

壮着胆子喊了一声:“谁在里面?”没有回应,只有窗外的雨声和风声传来,显得格外刺耳。

林晚犹豫了一下,还是推开了卧室的门。她拿着手机,在卧室里照了一圈,

衣柜、床底、书桌,都没有异常。“可能是我看错了。” 她松了口气,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落在了梳妆台上。梳妆台上放着她昨天刚买的一盒胭脂,是浅粉色的,

她还没用过。可现在,那盒胭脂的盖子竟然是打开的,里面的胭脂也变成了鲜艳的正红色,

像是被人动过一样。林晚的心脏猛地一紧,她明明记得自己昨天把胭脂盖好放在梳妆台上的,

怎么会变成这样?她走过去,拿起胭脂盒,一股熟悉的、带着水湿气的冷香从胭脂里飘出来,

和银钗上的香味一模一样。“不可能……” 林晚喃喃自语,把胭脂盒放回梳妆台上,

转身想离开卧室。可刚走两步,就感觉脚下踩到了什么东西。她低头一看,

是几缕乌黑的长发,散落在地板上,像是刚从人的头上掉下来一样。林晚的头皮一阵发麻,

她昨天刚洗过头发,掉的头发都是短的,而且她的头发是棕色的,根本不是这种乌黑的长发。

她抬起头,看向梳妆台上方的镜子,镜子里映出她惊恐的脸,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可不知怎么的,她总觉得镜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盯着她。她不敢再看,转身跑出了卧室,

关上门,靠在门上大口喘着气。过了好一会儿,林晚才缓过神来。她走到客厅,

拿起茶几上的银钗,想把它放回木盒里。可就在她碰到木盒的瞬间,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吓了她一跳。她看了一眼手机屏幕,是一条日历提醒,上面写着 “七夕,还有七天”,

提醒的颜色竟然是血红色的,和银钗上宝石的颜色一模一样。

林晚记得自己从来没有设置过这样的提醒,而且手机里的日历也没有这种血红色的提醒功能。

她点开日历,发现七夕那天被标成了血红色,其他的日期都是正常的黑色。

她想把这个提醒删掉,可不管怎么操作,都删不掉。林晚放下手机,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她看着手里的银钗,突然觉得这支银钗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想扔又扔不掉。

她把银钗放回木盒里,然后把木盒放进了衣柜最底层的抽屉里,又用几件衣服盖在上面,

像是这样就能把它藏起来一样。做完这一切,林晚才感觉稍微安心了一些。她去检查了电闸,

发现果然是跳闸了,合上电闸后,客厅的灯又亮了起来。她简单收拾了一下客厅,

然后去浴室洗了个澡,准备早点睡觉。躺在床上,林晚却怎么也睡不着。

白天发生的事情一幕幕在脑海里闪过,

容、银钗上血红的宝石、卧室里的乌黑长发、血红色的日历提醒…… 这些事情交织在一起,

让她心里充满了恐惧。不知过了多久,林晚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

梦见自己站在一座桥上,桥下是冰冷的河水,河水泛着黑色的浪花,

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涌动。她穿着一身大红嫁衣,手里紧紧攥着那支银钗,

钗尖的红宝石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这时,一个穿着青衫长褂的男人从桥的另一头走了过来。

他的眉眼很温柔,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一步步向她走来,嘴里还不停地唤着:“阿瑶,

阿瑶……”林晚想开口说话,可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发不出任何声音。她想跑,

可双脚像是被钉在了桥上,动弹不得。男人越来越近,她能清晰地看到他脸上的笑容,

可那笑容在她看来,却格外诡异。就在男人快要走到她面前时,林晚突然醒了过来。

她大口喘着气,额头上布满了冷汗,心脏还在剧烈地跳动着。窗外的雨还在下,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林晚转头看向床头柜上的手机,

屏幕显示现在是凌晨三点。她揉了揉太阳穴,想继续睡觉,可就在这时,

她听到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客厅传来,一步步向卧室靠近。脚步声很轻,

像是穿着拖鞋在走路,可她明明记得自己睡觉前把客厅的门关上了,而且家里只有她一个人。

林晚的身体瞬间僵住了,她紧紧闭上眼睛,不敢去看门口。脚步声越来越近,

停在了卧室门口。她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正在门口盯着她,那道目光冰冷刺骨,

让她浑身发冷。过了一会儿,脚步声又响了起来,一步步向梳妆台走去。然后,

她听到了梳妆台抽屉被拉开的声音,接着是木盒被打开的声音。林晚猛地睁开眼睛,

看向梳妆台的方向。月光下,她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站在梳妆台前,

那个影子穿着水绿色的旗袍,长发披肩,正拿着那支银钗,对着镜子比划着。

“啊 ——”林晚尖叫一声,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打开了床头灯。卧室里空荡荡的,

梳妆台上的木盒好好地放在那里,银钗也还在里面,刚才的一切,好像只是她的幻觉。

可她知道,那不是幻觉。因为她看到,梳妆台的镜子上,沾着几滴水珠,

像是有人刚刚对着镜子呼吸过一样。而镜子里映出的她的脸,眼角竟然挂着一滴眼泪,

可她自己,却没有任何感觉。林晚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觉得,镜子里的人,

好像不是她自己。那个影子,那个穿着水绿旗袍的女人,好像还在镜子里,正对着她微笑。

床头灯的暖光驱散了卧室里的黑暗,却驱不散林晚心底的寒意。她坐在床上,

死死盯着梳妆台的镜子,镜子里的自己脸色苍白,眼角那滴莫名出现的眼泪已经干涸,

只留下一道浅浅的泪痕,像是从未存在过一样。可那镜子上的水珠还在,顺着镜面缓缓滑落,

在台面上留下一道水痕,提醒着她刚才的经历并非幻觉。林晚不敢再待在卧室,

她猛地掀开被子,赤着脚跑到客厅,打开了所有的灯。明亮的灯光充斥着整个屋子,

可她还是觉得浑身发冷,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她。她走到衣柜前,犹豫了很久,

还是拉开了最底层的抽屉。木盒好好地躺在那里,上面盖着的衣服也没有动过的痕迹,

就像昨晚她放进去时一样。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银钗静静地躺在里面,

钗头的红宝石在灯光下依旧鲜红,只是此刻看起来,更像是凝固的血。林晚伸出手,

想要把银钗拿出来,可指尖刚碰到钗身,就像是被烫到一样猛地缩了回来。

银钗不再是之前那种刺骨的冰凉,而是带着一种诡异的温热,像是有生命一样。

“你到底想干什么?” 林晚对着银钗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苏瑶,是你吗?

你为什么要缠着我?”没有回应,只有窗外的雨声还在淅淅沥沥地响着,像是谁在低声啜泣。

林晚深吸一口气,把木盒重新盖好,放回抽屉里,然后用更多的衣服把它盖住,

仿佛这样就能隔绝掉那股诡异的气息。天快亮的时候,林晚才勉强睡着。再次醒来时,

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窗外的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起身走到客厅,昨晚的恐惧似乎被阳光冲淡了一些,

可一想到镜子里的影子和那支银钗,心里还是会泛起一阵不安。林晚简单洗漱了一下,

煮了一碗泡面当早餐。吃泡面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了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那个蓝布包。

除了那张写着地址的纸,包里还有一本旧笔记本,她一直没来得及看。她放下筷子,

走到卧室,从帆布包里拿出那个蓝布包,打开后,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掉了出来。

笔记本的封面是深棕色的,已经有些磨损,上面没有写任何字。林晚翻开笔记本,

里面的纸页已经变得很脆,上面是母亲的字迹,娟秀而工整。

前面几页记录的都是一些日常琐事,比如今天买了什么菜,邻居家的孩子又调皮了之类的。

可翻到后面,内容渐渐变得奇怪起来。“今日雨,巷口的拾翠阁又飘出檀香,陈掌柜说,

那物件又开始找新的主人了。”“苏瑶的怨气越来越重了,昨晚梦见她穿着嫁衣,站在河边,

手里拿着银钗,问我为什么不帮她。”“砚之…… 沈砚之…… 这个名字总在梦里出现,

他好像在找什么,又好像在躲什么。”“如果晚晚遇到危险,就带她去拾翠阁,

陈掌柜会帮她的,只有那物件能镇住苏瑶,也只有那物件能解开这百年的恩怨。

”林晚越看越心惊,母亲的字迹在后面几页变得越来越潦草,甚至有些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

能看出她当时的情绪很不稳定。而且,

母亲的日记里多次提到了苏瑶、沈砚之、银钗和陈掌柜,这和她遇到的事情完全吻合。

难道母亲早就知道这些事?那她为什么不早点告诉自己?林晚继续往下翻,

最后一页的日期是母亲去世前的一个星期,上面只写了一句话:“晚晚,对不起,

是妈妈害了你,你一定要活下去。”“妈妈……” 林晚的眼眶湿润了,她拿着笔记本,

手指不停地颤抖。原来母亲早就知道她会遇到危险,所以才让她来找陈掌柜。

可母亲说 “是妈妈害了你”,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她的遭遇和母亲有关?

林晚把笔记本收好,放进蓝布包里。她现在有太多的疑问,必须去找陈掌柜问清楚。

她换了一身衣服,拿起钱包和手机,准备出门。走到门口时,她犹豫了一下,

还是转身回到衣柜前,把装着银钗的木盒拿了出来,放进了帆布包。她觉得,

带着银钗去找陈掌柜,或许能得到更多答案。林晚来到雨巷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

巷子里的积水已经退去,只剩下一些湿漉漉的痕迹。拾翠阁的门还是虚掩着的,

里面飘出的檀香比昨天更浓了些。她推开门走进去,陈掌柜正坐在柜台后面,

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仔细看着一件旧玉佩。“陈掌柜。” 林晚开口说道。陈掌柜抬起头,

看到是她,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然后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姑娘,又来找我,

是遇到怪事了吧?”林晚走到柜台前,把帆布包放在柜台上,打开后,

拿出了母亲的笔记本和装着银钗的木盒:“陈掌柜,我妈妈是不是早就知道苏瑶和银钗的事?

她日记里写的那些,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她说‘是妈妈害了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掌柜放下放大镜,拿起母亲的笔记本,翻了几页,然后叹了口气:“***是个苦命人,

她这辈子,都在为百年前的恩怨赎罪。”“赎罪?” 林晚不解地看着陈掌柜,

“我母亲和百年前的恩怨有什么关系?”“因为***的祖上,是当年帮沈砚之逃走的人。

” 陈掌柜的声音变得低沉起来,“当年沈砚之带着新欢逃走,

是***的太爷爷帮他找的船,还给了他一笔钱,让他远走高飞。苏瑶跳河后,怨气不散,

一直缠着沈家的人和帮过沈砚之的人。***这一辈,正好轮到她来承受这份怨气,而你,

是她的女儿,自然也逃不掉。”林晚愣住了,她没想到自己的家族竟然和百年前的事情有关。

难怪母亲会说 “是妈妈害了你”,原来她的遭遇,都是因为祖上的过错。

“那…… 那支银钗呢?” 林晚指了指木盒,“我妈妈说,只有银钗能镇住苏瑶,

也只有银钗能解开这百年的恩怨,这是真的吗?”陈掌柜点了点头,拿起木盒,打开后,

七夕锁魂钗畅销巨著
七夕锁魂钗畅销巨著
林晚银/著| 悬疑灵异| 已完结
热门新书《七夕锁魂钗》上线啦,它是网文大神林晚银的又一力作。讲述了林晚银钗苏瑶之间的故事,构思大胆,脑洞清奇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 她是三天前从老家搬来这座南方小城的。母亲临终前塞给她一个褪了色的蓝布包,里面裹着张泛黄的地址,只说 “遇到解不开的事,就去这里找位姓陈的掌柜”。母亲走得突然,没来得及多说一个字,林晚望着地址上 “雨巷三号” 那几个模糊的字迹,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心底的疑惑,寻了过来。雨丝渐渐密了,打湿了她的发梢。林晚深吸一口气,踩着积水往巷子深处走。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倒映着头顶狭窄的天空,偶尔有几片被风吹落的梧桐叶飘在水面,像极了翻肚皮的鱼。走到巷子中段时,一股若有似无的檀香突然飘进鼻腔,不是寺庙里那种厚重的佛香,而是带着点甜意的、像是混合了桂花与沉香的味道,在潮湿的空气里格外清晰。檀香是从左侧一扇朱漆木门里飘出来的。门楣上没有招牌,只在门框右侧挂着块巴掌大的木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