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官船在运河上平稳前行,两岸景致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沈愉欢站在船头,凭栏远眺。不同于北方的雄浑壮阔,扬州的美是温婉细腻的,如同一位精心梳妆的江南女子,眉目间尽是风情。

“县主,风大,还是进舱里歇着吧。”云岫取来一件绯色织金斗篷为她披上。

沈愉欢摇摇头:“无妨,这江南的风都是柔的,吹着舒服。”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水汽和淡淡花香,“难怪古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果真名不虚传。”

云裳端来茶点,笑道:“林大人真是体贴,您看这船上备的,都是扬州最好的点心。这蟹黄汤包,听说要提前三日预订才得呢。”

沈愉欢瞥了一眼精致的点心,心中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夫君又添了几分好奇。能如此细心安排,想必是个周到之人。

两个时辰后,官船缓缓驶入扬州城内河道。但见两岸商铺林立,行人如织,叫卖声、丝竹声不绝于耳,端的是一派繁华景象。

船在一处私家码头靠岸,早已有林家仆从等候在此。林府管家林忠快步上前,恭敬行礼:

“小人林忠,给县主请安。老爷本欲亲来相迎,奈何正在与几位大人商议婚礼事宜,特命小人前来接引,还请县主恕罪。”

沈愉欢在丫鬟搀扶下踏上码头,温声道:“林管家不必多礼,大人正事要紧。”

林忠引着她上了一顶软轿,解释道:“老爷特意为县主准备了别院暂住,按规矩,大婚前新人不宜同宅而居。待三日后大婚之期,老爷会亲自来迎娶县主过门。”

沈愉欢颔首表示理解,心中却有些诧异。原以为圣旨赐婚,一切从简,没想到林如海竟如此郑重其事,还要在扬州正式举办婚礼。

软轿行至一处精致的宅院前停下,门上悬着“澄园”匾额。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流水一应俱全,显然是精心准备过的。

林忠道:“这是老爷名下的别院,已经收拾妥当,县主这几日便在此歇息。若有任何需要,只管吩咐下人。”

沈愉欢安顿下来后,便开始有各路人马前来拜见。先是扬州知府夫人带着几位官眷前来问安,送上贺礼;接着是盐商商会的几位夫人;最后连两淮盐运使夫人都亲自来了。

“早就听闻昭华县主芳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盐运使夫人拉着沈愉欢的手笑道,“林大人真是好福气,能得县主这般品貌的佳人。”

沈愉欢从容应对,举止得体,让一众官眷暗暗称奇。原本听说这位县主年纪尚轻,还担心她撑不起场面,如今看来,竟是多虑了。

送走客人后,云岫忍不住道:“县主,看来林大人很是重视这门婚事呢。听说婚礼的规格都快赶上娶原配夫人了。”

沈愉欢淡淡一笑:“林大人是知礼之人,自然不会亏待了圣上赐婚的正室。”

话虽如此,她心中却也泛起一丝暖意。林如海如此安排,至少表明他是真心接纳这门婚事,而非仅仅奉旨行事。

三日后,大婚之日。

天还未亮,沈愉欢便被丫鬟们叫醒梳妆打扮。大红嫁衣是苏婉特意从京城请最好的绣娘赶制的,金线绣出的凤凰牡丹栩栩如生,在烛光下熠熠生辉。

头面是那套赤金镶宝头面,又添了几件宫中所赐的首饰,华丽却不显俗气。

“县主今日真是美极了。”云裳为她戴上最后一支金簪,忍不住赞叹道。

沈愉欢望着镜中的自己,恍惚间有些陌生。镜中人眉眼如画,妆容精致,却掩不住眼中的忐忑与期待。

吉时到,迎亲的队伍准时到来。林如海身着大红喜服,骑着高头大马,亲自前来迎娶。他今日显然精心打扮过,更显得俊朗非凡,引得围观的百姓纷纷称赞。

“好一对璧人!”

“林大人真是好福气,娶得这般美貌的县主!”

“听说这位县主可是国公府的千金,圣上亲封的昭华县主呢!”

在众人的祝福声中,花轿起行,绕着扬州城主要街道巡游一番,这才往林府行去。

林府门前张灯结彩,宾客云集。扬州城的官员、盐商、士绅几乎悉数到场,都想一睹这位京城来的县主风采。

婚礼仪式庄重而繁琐。沈愉欢与林如海在赞礼官的唱诵下拜天地、行大礼,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当林如海为她揭开盖头时,四目相对,二人皆有一瞬间的失神。

林如海眼中闪过惊艳之色,他早知道这位县主容貌出众,却没想到盛装之下竟美得如此夺目。

沈愉欢也在打量着眼前的男子。他比想象中更加俊朗,眉宇间虽有倦色,却掩不住那份书卷气和威严。最难得的是,他看她的眼神中没有轻视,只有尊重和欣赏。

礼成,送入洞房。

新房里红烛高照,布置得喜庆而雅致。林如海还需出去招待宾客,留下沈愉欢一人在房中等待。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脚步声,林如海带着一身酒气回来,却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停下。

“县主…”他语气有些迟疑,“如海知道这门婚事并非你所愿,若是…”

沈愉欢抬起头,直视他的眼睛:“大人何出此言?圣旨赐婚,父母之命,愉欢是心甘情愿的。”

林如海微微一怔,随即露出释然的笑容:“如此便好。如海虽不才,但既娶你为妻,必当珍之重之,绝不辜负。”

他走上前,在她身旁坐下,温声道:“一路辛苦了吧?扬州与京城气候不同,可还适应?”

“劳大人挂心,一切皆好。”沈愉欢顿了顿,又道,“只是…听闻府上还有一位小姐?”

林如海神色一黯:“是,小女黛玉…如今在京中外祖家暂住。”

“大人可曾想过接她回来?”沈愉欢轻声问道,“骨肉分离,终究是憾事。”

林如海长叹一声:“如海何尝不想?只是贾老夫人疼她如宝,且玉儿身子弱,经不起长途跋涉…”

“愉欢略通医术,若接回黛玉,定当悉心调养。”沈愉欢语气坚定,“况且,有亲生父亲在身边,总好过寄人篱下。”

林如海眼中闪过复杂之色,沉默良久,才道:“此事容后再议吧。今日是你我大喜之日,不该说这些。”

他起身道:“如海还有些公文要处理,恐要忙到深夜。你一路劳顿,早些歇息吧。”

沈愉欢心中诧异,却也不便多问,只道:“大人也莫要太过劳累。”

林如海离去后,沈愉欢独自坐在新房中,心中五味杂陈。这位夫君,似乎比她想象的更加复杂。

接下来的几日,林如海白日处理公务,晚间也多在书房歇息,很少来澄意苑。府中下人看在眼里,难免有些闲言碎语。

这日,沈愉欢正在院中赏花,忽听两个小丫鬟在假山后窃窃私语:

“听说老爷昨晚又在书房歇了?”

“可不是么,都成婚好几日了,老爷却很少来夫人院里…”

“莫非是看不上咱们这位县主?”

“嘘!小声点!让人听见可不得了!”

沈愉欢蹙眉,对云岫使了个眼色。云岫会意,轻咳一声,那两个小丫鬟吓得连忙跪地求饶。

“自己去管事嬷嬷那里领罚。”沈愉欢淡淡道,“日后若再让本县主听到闲言碎语,决不轻饶。”

处理完这事,沈愉欢吩咐道:“去厨房看看今日的膳食,我要亲自为大人准备几样小菜。”

既然林如海不来,她便主动去找他。倒要看看,这位夫君究竟在忙些什么。

书房外,林忠见到沈愉欢,显得有些慌张:“县主怎么来了?老爷他…正在见客…”

沈愉欢挑眉:“哦?什么客人?”

话音未落,书房门打开,一个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走出来,见到沈愉欢,连忙行礼:“下官参见县主。”

林如海跟了出来,神色有些疲惫:“愉欢怎么来了?”

“见大人连日操劳,特意备了几样小菜。”沈愉欢示意云岫将食盒递上,“不知可有打扰大人正事?”

林如海摇摇头:“无妨,盐务上的事已经谈完了。”他对那官员道,“李大人先请回吧,就按方才商议的办。”

送走客人,林如海引沈愉欢进入书房。但见书案上堆满了公文账册,显然已经忙碌多时。

“大人何必如此辛苦?”沈愉欢轻声道,“便是公务再忙,也该爱惜身子。”

林如海苦笑:“盐务繁杂,牵扯甚多,不得不谨慎处置。”他看向食盒,“有劳你费心了。”

沈愉欢布好菜,状似无意地问道:“方才那位是?”

“两淮盐运使司的判官李大人。”林如海揉了揉眉心,“盐商中有些人不太安分,需得敲打敲打。”

沈愉欢心中一动。她记得父亲说过,巡盐御史一职看似风光,实则凶险非常,稍有不慎便会得罪各方势力。

“大人若有什么难处,不妨说出来。”她轻声道,“愉欢虽不能为大人分忧,但至少可以做个倾听之人。”

林如海看着她,眼中闪过复杂之色,最终化作一声长叹:“有些事…你不知道更好。”

用过膳,林如海似乎放松了些,与沈愉欢闲聊起来。从扬州的风土人情,到京中的趣闻轶事,二人竟越聊越投机。

“没想到县主对盐务也有所了解。”林如海有些惊讶。

沈愉欢微微一笑:“家父常说,为***子,当为夫君分忧。愉欢虽不才,却也愿尽力而为。”

林如海眼中闪过感动之色,正要说什么,忽见林忠匆匆进来,面色凝重:

“老爷,出事了!盐帮的人又在码头闹事,打伤了我们好几个伙计!”

林如海猛地起身,脸色铁青:“岂有此理!备轿,我亲自去看看!”

“大人且慢。”沈愉欢突然开口,“此事恐有蹊跷。盐帮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闹事?”

林如海蹙眉:“你的意思是?”

“愉欢以为,不如先派人打探清楚,再作打算。”沈愉欢冷静分析,“若是有人故意挑事,大人贸然前去,只怕正中下怀。”

林如海沉吟片刻,缓缓点头:“你说得有理。”他对林忠道,“先派人去打探清楚,再来回禀。”

林忠领命而去。林如海看向沈愉欢,目光中多了几分欣赏:“没想到县主竟有这般见识。”

“大人过奖了。”沈愉欢谦逊道,“只是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罢了。”

半个时辰后,林忠回来禀报:“查清楚了,是盐帮的几个小喽啰喝醉了酒闹事,已经平息了。但…有人看到盐商陈家的管事之前与那几个喽啰接触过。”

林如海脸色一沉:“果然是他们!”他对沈愉欢苦笑道,“让你见笑了。盐商之中有些人,始终不甘受官府管辖。”

沈愉欢正色道:“大人何必与愉欢见外?既为夫妻,自当共同面对这些。”

林如海深深看她一眼,终于露出真心的笑容:“说得对,是如海迂腐了。”

这一刻,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拉近了许多。

夜深了,林如海送沈愉欢回澄意苑。在院门前,他停下脚步,温声道:“明日盐商商会有宴,你可愿与我同往?”

沈愉欢嫣然一笑:“自然愿意。”

月光下,她的笑容明媚动人,林如海不***呆了。半晌,他才轻声道:“那…明日我来接你。”

这一夜,林如海没有回书房,而是留在了澄意苑。

春宵一刻值千金,榻旁的红烛翻滚,耳鬓厮磨,沈愉欢控制不住的紧攥着被单,手却被一把抓住,只得与眼前之人共同沉沦。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